由財團法人高等教育國際合作基金會所舉辦的「臺灣,我的好朋友」外籍學生趣味文章徵選活動,得獎名單已於5月8日公布,首獎由目前就讀於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的印尼籍學生Yogi Tri Prasetyo脫穎而出,獲得優勝獎勵5仟元超商禮券。
高等教育國際合作基金會表示,「臺灣,我的好朋友」趣味短文徵選活動,是邀請外籍學生以英文短文,介紹其在臺求學期間所結交的好朋友,最後透過臉書(Facebook)等社群媒體傳遞,讓有意出國求學的國際學生,能進一步了解臺灣的友善多元的高等教育環境。
本次徵件於4月中旬結束,共收到來自35所學校103篇外籍學生的作品,競爭十分激烈。經過初選及決選兩輪評審,13位得獎名單已於日前公布,第一名為來自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的Yogi Tri Prasetyo(樂代義,印尼);第二名為國立東華大學的Khulan Erdenekhuyag(蒙古);至於第三名則由國立政治大學的Chloé Jabouyna(柯柔伊,法國)及中原大學的Mustika Prasela(印尼)並列。
獲得首獎的國立臺灣科技大學Yogi Tri Prasetyo來自印尼,曾於日本求學的他,以烹煮咖啡的步驟形容友誼建立的過程,獲得評審一致好評。他提到,由於擁有基礎的長笛演奏能力,儘管中文還不夠好,也從未接觸國樂,但臺灣友人仍熱情邀請他加入國樂社。在長期的社團練習中,他與臺灣友人成為莫逆之交,並體認到「有緣來作伙」的道理。最後他以咖啡的回甘苦味形容國際學生學成離臺時所感受到的離情依依,讓整個咖啡故事更臻完整。
榮獲第二名的蒙古學生Khulan Erdenekhuyag目前就讀於國立東華大學,她在文章中告訴大家,回想起初到臺灣時,面對一個全然陌生的環境,幸好有一群熱情體貼的臺灣同學,讓她的留學臺灣成為一條康莊大道。她說「加入熱舞社無疑是最正確的決定」。跟Yogi Tri Prasetyo有著類似的經驗,Khulan Erdenekhuyag當時中文能力也還不夠好,但音樂與舞蹈是沒有文化界線的。儘管練舞過程辛苦,但她與同學卻也在汗水與歡笑中,讓彼此的友誼之手握得更緊。
本次徵文的第三名則在決選會議上經歷非常熱烈的討論,最後決定由國立政治大學的法國學生Chloé Jabouyna(柯柔伊)及中原大學的印尼學生Mustika Prasela並列。評審強調,在柯柔伊的文章中可以看到她對於不同文化的分享與重視,並樂於嘗試新的事物。在Mustika Prasela的文章中,我們則可以看到臺灣本地學生對於國際學生的親切關懷,協助Mustika開戶、購買教科書等等安頓事宜,讓她得以安穩度過那一度非常巨大的文化衝擊。
高等教育國際合作基金會表示,近年來「留學臺灣」品牌逐漸吸引外籍青年學子的目光,除了臺灣優質高等教育環境外,豐富多元的友善文化特色更是他們決定前來臺灣留學的決定性因素。為了進一步深化「留學臺灣」及「學華語到臺灣」之品牌形象,基金會將持續辦理多項實體與網路的推廣活動,包含參與海外的教育者年會、錄製國際學生專訪影片、推廣留學臺灣臉書社群媒體等,讓有意來臺攻讀學位或學習華語的外籍學生,對「留學臺灣」所具備的優勢,能有更清楚的認識。
「臺灣,我的好朋友」趣味文章徵選活動自3月14日至4月13日止,參賽者繳交500字的英文短文及3張相關照片。徵件活動優勝名單已於5月8日公布於基金會及「留學臺灣」官網(www.studyintaiwan.org)。
The First Place: Yogi Tri Prasetyo
The Second Place: Khulan Erdenekhuyag
The Third Place: Chloé Jabouyna、Mustika Prasela
The Selected Awards: Kati Markgraf、Marcelia Sugata、Marie Guilbaud、Laksmi Dewi、Eileen Teng、Joagni PARE、Thanh-Binh Phung、Christy Prawira、Haerani Ester Siahaan